1、基本资料:南山铝业是国内技术装备水平最高、配套最完善的世界级铝加工公司。公司致力于铝产品深加工一体化经营,目前拥有从热电-氧化铝-电解铝-熔铸-铝型材/热轧-冷轧-箔轧/锻压的最完整铝产业链,而且是全球唯一产业链布局在最短范围45 平方公里内的铝材制造商。公司生产设备配置立足高起点、高性能、高精度、高品质,拥有大批挤压生产线以及引进来自德国、美国、意大利、瑞士等大量国际顶级设备,在铝材加工制造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在国内铝材深加工行业保持领军地位,同时积极布局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铝材制造领域,打造国际一流铝材制造企业。
铝及铝型材、铝合金锭、冷轧产品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为公司贡献86%的出售的收益。其次热轧卷、高精度铝箔和氧化铝分别贡献5.3%、4.8%和2.0%。公司目前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国内,占比为83.2%。公司在美国设立子公司,生产加工铝型材,主要面向北美市场。目前冷轧产品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14 年在总毛利中比例为48.8%,毛利率也保持在18%水平相对可观。公司自建电厂的生产的电、汽产品毛利率最高,高达39.3%。由于高精度铝箔下游需求是食品包装等稳增长行业,毛利率20.2%
目前在中国原铝终端消费结构中,建筑业位居首位,占34%、交通运输第二,占19%。从全球视角看,在北美,铝在交通运输业消费超过35%,其次是包装26%;在西欧,铝在交通运输业消费超过34%,其次是包装20%、建筑领域19%、工程领域18%。在日本交通运输业对铝的需求表现更为突出,占43%,其次是工程、建筑和包装领域。可见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铝消费结构上有很大的差距,在交通运输和包装等领域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4、铝材供给状况:目前我国铝加工行业普通产品生产能力过剩,而高技术含量、高精度、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能力却不足。根本原因在于:一是铝加工行业整体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足;二是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等方面中国铝工业自主开发的新材料
不多,在新合金开发方面基本是跟踪国外产品,自主开发几乎是空白,尤其是技术上的含金量高,具备极其重大发展的策略意义的铝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材料,绝大部分还要依靠进口。随着供给侧改革和制造业2025战略实行,铝合金应用结构有望向高端转移,在汽车、轨道交通以及航空航天领域铝合金的应用会得到进一步推广。
1)、未来五年是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黄金时期,下游铝材需求迎来快速地增长。以挤压铝型材为主,约占总铝材用量的76%,
其他铝材(板、箔、管、棒、锻件、铸件、复合材、泡沫材等)占24%。到2020 年,我国轨道交通每年需高铁(含城际列车)3972辆,对铝材需求5.25 万吨;城市轨道交通每年需列车5000 辆,对铝材需求3.75万吨;其次运煤敞车每年需6000 辆,对铝材需求3 万吨;未来5 年平均每年共需铝材12 万吨。
2)、轨道车辆车体铝合金型材生产难度大,技术方面的要求高,只有具备55MN 以上挤压机、专有技术和人才及相应配套设备的企
业才能生产出合格产品。截至目前,国内大于55MN 的挤压机超过60 台,分布于16 家公司中,其中目前拥有挤压力等于或大于55MN 的挤压机且生产轨道车辆车体铝型材的主要有南山铝业、忠旺、丛林、麦达斯等企业,其中只有南山铝业、忠旺、丛林、麦达斯和利源5 家企业具备下游客户和实际生产能力。由于高铁和城际铁路的招标方均为铁路总公司,因此南山铝业、麦达斯和丛林等由于地方政府支持和提前布
局,目前能够实际供货,而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利源和忠旺也都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供货。
3)、公司是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列车及动车组车体型材最主要的供应商,2014 年供货份额60%,2015 年双方签订了覆盖产品、研发及投资等多个层面的战略合作协议;公司同时是北车集团的A 级供应商,份额达20%;公司在国内铝合金敞煤车铝合金材料供应商的供货份额达到80%
我国民用及军用飞机进入战略发展期,但我国金属材料产业发展水平仍处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20 世纪后期的水平,而航空航天制造所需的铝合金等关键材料需要大量进口。目前仅有中铝旗下的东北轻合金和西南铝可提供航空铝材,但由于硬件设备配置存在缺陷,产品质量稳定性不足。国内中商飞、沈飞、西飞、陕飞等飞机制造企业用铝板依靠进口,而且存在价格昂贵、周期长和受贸易壁垒等限制。政策扶持航空铝材国产化。由于航空铝材加工设施和技术方面的要求比较高,中国忠旺、南山铝业等具备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的国内铝业领先企业将率先迎来发展良机。
在未来的十年内,汽车的各个主要部件用铝渗透率都将显著提升。根据国际铝协统计,2006 年每辆轿车的铝合金平均用量为121 kg,约占整车质量的10%;预计到2015 年将增长到150 kg,2020 年将达到180 kg。根据达科环球的统计及预测,北美轻型车单车用铝量已由2005 年的139 公斤增加至2015年的159 公斤,预计2015 年及2025 年将分别突破179 公斤和248 斤。中国轻型车单车用铝量与发达国家水准存在很明显差距,目前单车平均用铝量约128kg,比美国日本等国低约12%-13%,预计中国于2025 年轻型车单车用铝量最多增加至约156 公斤。随着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逐步发展和单车用铝量的提升,汽车用铝材需求尚有较大潜力。国内汽车铝板批量生产能力空白,需求量大。随着我们国家车企面临更加严格的国五排放标准,同时电动汽车行业蒸蒸日上,汽车轻量化进程加快,预计2015~2020 年,我国将会有更多车辆采用铝合金板材制造覆盖件(发动机舱盖、
行李箱盖、车身顶盖、翼子板和车门等)。预计到2020 年国内汽车产量约为3022万辆,对汽车铝材需求将达到513.8 万吨,未来5 年以每年16.6%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
目前国内铝合金板材研发较国外起步晚,汽车用铝合金板材正处于研制和开发阶段。由于无法从国内采购铝板,合资品牌在国内用铝板部件的量产车型,只能从欧洲、日本、美国进口,甚至将部分铝板件改用钢板。
2014 年中国进口易拉罐及罐体1157 吨,同比增长130.8%,随着国内易拉罐生产技术工艺提升和新增产能的释放,未来国产易拉罐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截至2015年上半年我国啤酒罐化率已提升至10%,然而美国、英国、巴西等国的啤酒罐化率分别高达到52%、49%、38%。目前,国内没有铝罐新增产能情况下未来啤酒产量增长将趋于放缓,增长的空间预计不大,啤酒易拉罐罐装率的提高是促进易拉罐生产线投资的主要驱动力,未来国内啤酒易拉罐生产投资依然将维持较高的上涨的速度,啤酒易拉罐的市场空间巨大。公司易拉罐料市场行业龙头,占国内市场供应量的70%。公司现在存在易拉罐料产能32 万吨,公司实际生产了40 万吨,公司所生产的高品质罐体料和罐盖拉环料大范围的应用于啤酒、饮料和半固体类食品的包装。2013 年产销量约为18 万吨,市场占有率达到了50%,市场占有率第二的西南铝业仅为20%,公司行业领军地位显著。目前公司国内易拉罐料的主要客户是太平洋制罐、中粮包装、宝钢、中基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国际市场涵盖东南亚、美洲和台湾,重点客户包括百威啤酒、
台湾制罐、韩国乐天。未来3 年内,罐料年产量将突破40 万吨,拥有全球罐料市场占有率的10%以上,将成为最主要的国际罐料供应商。
电解铝成本竞争的本质是电力成本的竞争。企业具有火电机组72 千瓦,而在火力发电中煤炭成本占总成本的70%,因此控制好煤炭成本是火力发电企业降低单位电力成本的重要的条件,而目前煤炭处于历史低位。目前东海电厂发电成本仅0.29 元/度。而其他电解铝厂商主要使用网电, 工业电价约0.45元/度,按照一吨铝耗电量13500 千瓦时计算,公司电解铝成本可节省2160 元/吨,保障公司电解铝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处于行业低水平。
南山铝业航空产业园区布局高端铝产品,填补国内需求空白。公司于2013 年开始重点打造布局航空材料产业园区,该园区集板带、锻压、挤压于一体,产品将覆盖航空、汽车、船舶、核电、轨道交通、容器罐等领域的全部变形铝合金。投产后将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航空用产品加工基地,为新型合金材料国产化提供强有力的材料支撑。目前产业园区包含两个在建项目,分别为20 万吨铝合金生产线 万吨锻件生产线 万吨特种压延材项目:特种压延技术世界一流。目前厂房基础设施已经建设完毕,正在进行设施安装,预计2015 年底前开始试车,2016 年初开始试生产。
装,2014 年10 月份试生产,60MN 自由锻2015 年5 月试生产。公司进口的25MN、60MN 两台自由锻液压机和
125MN 模锻液压机以及目前国内进口的吨位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00MN 模锻液压机。四台锻造机解决了制约航空锻件发展的装备瓶颈,生产产品可覆盖干线%航空发动机锻件市场,使公司锻件制造具备与美铝、威曼高登以及奥伯杜瓦等国际一流公司竞争的能力。
目前南山铝业已经与空客公司、中国商飞、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签署了航空材料供应商战略合作协议:目前与波音和空客都已开始了实质性的合作
(4)公司牵手北汽联合研发汽车铝材,加强与下游汽车用户合作。2015 年2 月公司与北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大在汽车铝板材料及车型的技术合作,重点研究铝合金板在汽车领域使用的技术难题
公司长期与高水平科研院校战略合作,推动自身创新研发动力:与美国普渡大学、中南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合作;建设南山铝业技术中心、南山航空材料研究院、南山学院。公司在研项目有:航空用7 系铝合金圆锭制备工艺研究;航空用2 系和7 系铝合金扁铸锭制备工艺研究;航空用2024 合金高损伤容限厚板工艺研究。
公司2016年拟以6元/股发行股份、支付现金及募集配套资金等方式收购怡力电业转让的标的资产及负债,具体包括:怡力电业两条电解铝生产线 台自备电厂发电机组(3 台330MW 热电机组和1 台22 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 收购铝电资产,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的电解铝供应能力由原来的13.60 万吨提高至81.60 万吨。公司铝制品制造与加工业务整合程度逐步提升,经营效率进一步提升,铝产业链加强完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将较大幅度提高,公司竞争实力将得到一定效果提升。铝电资产盈利能力强,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与中国宏桥同属于国内最低,2015 年1-9 月份净利润3.70亿元,在铝价低迷时仍然取得不俗业绩。
截至2016.2.26日,一致预测公司2015-2017 年EPS 分别为0.3 元、0.42 元和0.48 元。每股净资产为8.4元。上市以来共分红13次,平均分红率为21.72%,自2012年,分红率超过30%,假设2016分红率仍为30%,要求回报率为五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4.9%(2015年10月24日),则
目前股价在大股东定增价6元附近,前期最低点为5.5元,可考虑在5.4-6元进行中长线布局,仅供参考!